接外家
傳統喪禮習俗若母親過世,孝男須向母親的娘家長輩報喪,舅舅在告別式前往弔喪,在告別式時,喪家須於告別式禮廳門前,放一張桌子,桌上放置蠟燭但不點燃,香爐內的香倒插,桌布的一角往上摺壓住,以表示裏在外反圍(內外顛倒),代表喪母悲慟、無心整理,孝男、孝女等須於此處跪迎舅舅,俗稱「接外家」或稱「接外祖」。
舅舅抵達時會幫忙將桌巾放正、香照正常方式插回,代表舅舅明白外甥、外甥女的悲痛心情,也祝福他們(生活能盡快走回正軌)。接著就由禮儀人員為舅舅等親戚,綁上粉色雙連巾。
辭外家
喪禮後發引,孝男、孝女大約走四、五步,會轉身回頭跪下來,婉謝舅舅送行(到火葬場/山頭),並送一盒青白巾禮盒(內有一條藍色毛巾、一條白色毛巾)給舅舅,俗稱「辭外家」。娘家的親屬參與告別式到此程序,不讓外家送到火葬場。
俗話說:「外家不送山」據說不可讓外家送太遠,否則會導致喪家變窮。而根據台灣禮俗研究老師-易春秋的說法,這些喪禮禁忌背後其實是源於悲傷輔導,也可說是一種體貼,怕親友在場悲傷過度。故婉拒到火葬場/土葬山頭。
→ 喪禮習俗(總覽)